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教研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实施建议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实施建议

2020年04月28日 18:10:41 访问量:283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学段目标

小学低年级。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小学中高年级。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

二.教学方法策略

1.情景模拟。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还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具有指导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习得,体现生活德育的理念。

2.活动体验。游戏活动是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通过基于目标导向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3.行为辨析。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辨析,重在行为指导。通过判断、讨论、辨析,进一步进行自我身份认同。

4.实践操作。学生的道德习得必须在社会活动中加以体验与实践,校内活动与家庭生活是学生进行实践的重要领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延伸,将学生日常的生活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在学习中领会,在实践中提升。

5. 资源开发。树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开发、选择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学校“第一课堂”、校内外“第二课堂”和网络“第三课堂”,调动家庭、学校、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和引导学生品德的发展。

三、教学建议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要注意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传播的相关信息,强化学生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人类的观念。第三单元第9课和第10课,第11课和第12课可以合并讲授。二年级下册正常进行。三年级下册结合学生个人体验,教师更多的去引导学生讲述自己身边的人和事,体会与他人、与社会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的过程。四年级下册正常进行。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要结合各种教学资源、当前时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充分领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单元通过组织学生了解和查找关于中国和世界抗击疫情的相关资料,分享个人在疫情期间所观、所听、所感和所想来开展学习。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音乐学科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实施建议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实施建议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建议

第一课

 

 

 

 

歌表演《勇敢的鄂伦春》

音乐游戏《小鹿小鹿》

听赏《小松树》

音乐知识 音高 唱名手势Do

1.听音乐跟唱《国歌

2.感受、体验五声宫调式

3.掌握do的音高、唱名、手势

4.通过聆听、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本体的关注

1.将音乐知识的学习融入到练一练及歌曲的表演学唱中,在已学的基础上复习巩固,并对do的手势、音高进行学习。

2.教师示范(动作、范唱)要准确。帮助学生感受固定音高,在教学时让学生找找歌曲哪几个音组成,有哪些学过的节奏;同时建议在开学第一节课对学生的歌唱习惯进行训练。

3.用律动的方式--走、跑、跳体验《小松树》的情绪,并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段落间的速度对比,音乐游戏要关注学生的节奏韵律及身体的协调性。

第二课

 

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听赏《猜调》;

律动《跳呀,快来跳舞》;音乐知识音高、唱名、手势La

  1. 在演唱、聆听歌曲中感受西南少数民族的音乐;
  2. 掌握la的音高、唱名、手势。

1.课前教师要了解并掌握一些哈尼族和彝族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将律动与舞蹈动作相结合传递,使学生直观感受体验西南地区浓郁民族特色。

2.音乐知识要调动学生多感官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好音高概念,在do的体验基础上练习la的音高,在教学时通过熟悉的歌曲进行试唱乐谱、听辨音高的初步训练。

第三课

歌表演《快起床》;活动:做做敲敲;演奏:闪烁的小星;听赏《星光圆舞曲》

音乐知识;认识打击乐器

  1. 感受打击乐器的音色,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2. 感受三拍子的节拍感。

1.在认识无音高乐器的基础上,学习选择恰当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建立学生多声部听觉意识。

2.教师提前准备音乐活动工具,如:钥匙、筷子等不同材质的物品,引导与打击乐器进行音色、音响同构,了解并探究演奏方法。

3.歌表演的动作易简,要与歌词相符合,关注学生的律动感与音乐性。

第四课

听赏《公鸡、母鸡  大象》

演唱《山谷回声真好听》

唱一唱 是谁在敲

音乐知识  声音的强弱

  1. 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和体态;
  2. 感知二分、四分、八分和四分休止符。

1.通过生动形象的念白,初步建立低年级孩子对合唱的感知能力。

2.通过三声部的节奏训练,准确掌握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的节奏运用,关注用耳朵聆听多声部音响,培养合唱意识。

3.歌表演可采用边唱边表演的方式学唱歌词。

 

 

第五课

听赏《公鸡、母鸡  大象》

演唱《山谷回声真好听》

唱一唱 是谁在敲

音乐知识  声音的强弱

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力度记号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加以运用

1.声音的强弱从感受自然界的声响迁移到无音高打击乐。

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借助音乐中的不同力度变化让学生参与表现。

2.演唱部分采用模唱、听唱、接龙唱、听唱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强和弱。

第六课

演唱《青草小河边》;音乐知识 ;听赏》骑竹马》;

音乐游戏《躲猫猫》

1通过歌曲感受五声徵调式的童谣;

2.掌握sol音高、手势、唱名;

3.在游戏、聆听作品中感受表现音乐元素

1.音高的学习与练一练和歌曲教学相结合,在do、la的基础上掌握sol音,并引导学生复习re、mi帮助学生建立准确的音高听觉经验及习惯,建议音乐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歌曲教学中。

2.歌曲是一首五声徵调试的童谣,结合唱一唱,并根据歌曲情境设计动作让学生参与体验。

3.听赏教学从肢体声势律动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高低等音乐元素,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建议游戏与听赏放在一课时进行。

第七课

听赏《快乐的小熊猫》

演唱《同坐小竹排》

音乐游戏《打花巴掌》

 

  1. 掌握变拍的韵律;
  2. 用动作和语言描述音乐形。

1.采用学生熟悉的二拍子、三拍子作品,加入简单的拍击声势进行律动,逐渐过渡到两种节拍的转换降低难度。

2.《打花巴掌》的教学要关注读童谣的韵律感与童趣。借助课外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歌词创编。

3.建议《快乐的小熊猫》可以与第十课《玩具兵进行曲》进行整合。采取总-分-总的形式感受音乐情绪、形式、结构。

第八课

演唱《鼓和号》;听赏《共产儿童团团歌》;演奏《少先队鼓号曲

》;认识打击乐器:大鼓 小鼓

  1. 认识打击乐器,雪花会简单的演奏方法;
  2.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感受节拍与乐句。

1.可借助学校鼓号队的视频场景调动学生,引出音乐知识大(小)鼓的认识。

2.歌曲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按歌曲的节拍与旋律起伏走一走,训练学生稳定的恒拍感,并要求学生表现小号手的神气。

3.学生唱会后教师要采用听唱法认读、模唱歌曲的旋律。

第九课

演唱《你说它是啥东西》;

歌表演 《依拉拉》;听赏与跟唱《娃哈哈》;认识打击乐器 双响筒  铃鼓

  1. 熟悉音色,掌握演奏方法;
  2.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1.结合歌曲和歌表演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参与表现。

歌表演和娃哈哈建议一课时完成。

2.了解达翰尔族的童谣,感受五声宫调式。

 

 

第十课

歌表演《玩具进行曲》

听赏《玩具兵进行曲》

音乐游戏  变变拍拍

复习巩固四分、八分、二分以及四分休止符的认读

1.音乐游戏建议一课时完成,通过节奏的复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节奏型。

2.用所学的打击乐器参与表现歌(乐)曲,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第十一课

演唱《划船》

《小雨沙沙》

听赏《小螺号》

活动

  1. 通过歌曲的学习继续学习二声部节奏卡农和二部轮唱;
  2. 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

1.《小雨沙沙》是学生熟悉的歌曲,教学中从二声部的节奏型入手,指导学生模仿雨丝、大雨点、小雨点的音响后进行音高的学习。

2.《小螺号》建议以听唱为主。

3.歌曲《划船》建议固定音型与律动结合。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实施建议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建议

 

 

演唱《多么快乐呀多么幸福》;歌表演《小春笋》;听赏《快乐的诺苏》;音乐知识

  1. 听音乐跟唱《国歌》
  2. 通过演唱、聆听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了解风格特点;
  3. 结合歌曲认识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

1.第一课时为复习课。用熟悉的歌曲巩固一年级学的音乐知识(音与节奏)

2.用声势和律动参与音乐的表现,感受风格特点。在教学中用对比方法体验附点音符。

3.《快乐的诺苏》作为重点曲目进行聆听。要求熟记音乐主题,了解音乐结构,认识乐曲中的主奏乐器。

 

 

演唱《粗心的小画家》;歌表演《小乌龟飞上天》;

音乐游戏  你拍我拍真快活

  1. 体会歌曲的音乐风格,引导学生参与表现;
  2. 掌握附点音符
  3. 通过朗诵进行歌词的情感体验。

1.采用听--读--演--唱--歌表演的步骤进行歌表演,在学唱部分引导学生唱好旋律和拟声词“扑通”。

2.歌曲学唱全曲采用听唱法,附点节奏用节奏读谱和体态律动的方法来解决,教师的范读要准确。

演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布娃娃弹琴》;听赏《跳圆舞曲的小猫》;音乐知识:前十六后八;练一练   读读拍拍

  1. 在音乐表现中感受二拍子、三拍子的韵律特点;
  2. 结合歌曲学唱学习前十六后八节奏型。

1.《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节奏记号、练一练三个内容整合在一节课完成。重点完成练一练和节奏记号。演唱部分是学生熟悉的一首歌曲,教师重点关注唱好歌。

2.《布娃娃弹琴》在整体识谱前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主要节奏型不同手势的拍击练习后用科尔文手势提示学生唱准旋律中的音程和时值、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

3.听赏部分继续体验三拍子的节拍。

演唱《萧》《排排坐》

听赏《紫竹调》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江南及广东地方音乐的特色。

1.《箫》和《紫竹调》的音调基本相同,建议一课时完成。

2.《排排坐》中出现了四个十六分节奏、前八后十六和前十六后八,教师在教学时要设计相关的音乐活动进行复习。歌曲学后要引导学生体会粤语的发音特点,并尝试模仿。

听赏《四小天鹅舞曲》、演唱《咏鹅》

《老爷爷赶鹅》;音乐记号: 反复记号(二)

  1. 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风格各异“鹅”的音乐形象。
  2. 认识“反复记号”,初步帮助生建立二声部的概念。

1.《咏鹅》中的节奏和旋律的难点用节奏诵读、对比聆听、听辨等方法解决,反复跳跃记号可结合演唱认识并了解正确的演唱顺序。

2.《老爷爷赶鹅》开始练习二声部节奏诵读,教学重点以指导二声部为重点。

3.听赏内容是一首经典作品,在充分聆听基础上,感受音乐情绪和联想音乐形象。引导学生关注演奏形式、主奏乐器和其他的表现形式,如:芭蕾舞、四首联弹等。

演唱《六一的歌》

音乐游戏 密码传递

集体舞 《唱起来跳起来》

听赏《加伏特舞曲》

  1. 在歌唱和舞蹈中训练学生的节奏感,表达欢乐的情绪。
  2. 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旋律结构特点。

1.歌曲教学让学生在多次整体聆听中熟悉旋律。

音乐游戏和集体舞二者可根据实际情况二选一。

2.听赏建议整体聆听与分段聆听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声势动作或舞蹈动作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结构及风格特点。重点记忆第三乐段的主题及主奏乐器。

听赏《鸭子拌嘴》、

演唱《凤阳花鼓》

认识乐器 

了解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和演奏方式,感受民族打击乐器特有民族文化

1.《凤阳花鼓》的前奏和间奏建议与声势相结合。

2.《鸭子拌嘴》作为重点曲目进行教学,在聆听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受打击乐器模拟音乐形象的魅力。

综合表演《黄鼠狼拜年》

认识乐器  小锣

 

建议本学期调整为选学内容。

歌表演《螃蟹歌》;演唱《数蛤蟆》;声音表现 《小乐器讲故事》

  1. 在演唱、表演和游戏中感受不同地域的童趣;
  2. 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辨别各种声音,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习惯。

1.两首歌曲教学都从读童谣入手,采用听唱教学法直接教唱歌词。

2.声音表现这节课教师提前准备相关的乐器,引导学生根据插图说故事,找出故事里的声音,用所给的乐器进行模仿,课后建议让学生思考并自制小乐器。

 

演唱《牧羊女》

听赏《口哨与小狗》

读谱唱歌 王老先生

  1. 指导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
  2. 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参与音乐的表现,体会音乐的情绪。

1.将听赏与读谱唱歌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教学。

2.听赏可尝试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乐曲描绘的情景用踏步和身体语言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

3.读谱唱歌训练学生稳定的恒拍、准确拍击四种常用的节奏型。教学形式多样,强调二声部为伴奏声部,且相互聆听。

演唱《月圆曲》

听赏《月亮河》《美丽的夏夜》

听赏与跟唱《静夜思》

  1. 感受“月夜”主题下的音乐作品所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情绪
  2. 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感受合唱的魅力。

1.演唱部分关注音色、力度,进一步体验三拍子的韵律。二声部的演唱借助音乐形象指导学生演唱,用示范法和柯尔文手势辅助教学。

2.《月亮河》建议从电影片段入手,初步感知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情绪,关注主奏乐器的音色,在反复聆听中记忆主题并用图形、颜色等方法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静夜思》和《美丽的夏夜》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作品,采用听唱法、模仿法和跟唱等方法完成教学。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实施建议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建议

第一课

 

演唱《三轮车》;歌表演《小黄帽》听赏与跟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1.学习并跟唱《国歌》、《队歌》,了解写作背景、风格特点等;

2.在读谱唱歌中感受二声部歌曲的音响。

1.梳理上学期学过的知识点以及和本册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结合歌曲(乐曲在第一节课进行复习

2.《三轮车》建议从读童谣入手,强调节奏的准确稳定、咬字吐字语音、语调等演唱时由慢到快反复让学生聆听熟悉旋律声部

3.练一练放在歌表演中进行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活泼、自豪地演唱歌曲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创设熟悉的场景进行表演

第二课

 

 

 

 

演唱《顽皮的小杜鹃》《春来了》

听赏《杜鹃圆舞曲》

音乐知识  四三拍子

  1.              用音乐律动感知节拍韵律和曲式结构;
  2.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顿音记号、四三拍等音乐知识;
  3.              帮助学生积累情感体验。

 

1.四三拍的学习在学生已有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理性认知内容包括认识四三拍、了解强弱规律、指挥图示,并在歌曲、听赏、节奏活动中运用。

2.《顽皮的小杜鹃》重点在演唱唱好顿音感受弱起小节的作用。采用对比、律动、按节奏读歌词、手势等方法。

3.用律动、舞蹈的形式感知圆舞曲节拍韵律,通过听、唱、画等活动分辨不同的主题。

4.将练一练中的合唱练习建议作为《春来了》的引子完成。教学指导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尤其注意顿音的演唱

演唱《采莲船》《采山》

听赏《喜事》

读谱唱歌 草原上

  1. 通过演唱了解演唱形式及掌握十六分音符和固定节奏型,体验音乐的情绪;
  2. 引导学生自主划拍识读乐谱。

1.《采莲船》中的难点倚音、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可采用对比聆听、示范、听唱法进行教学。关注一领众和这种演唱形式。

2.认识唢呐、了解其音色及演奏姿势,知道不同乐段情绪所描写的不同场景,积极调动学生用打击乐器和身势主题伴奏。

3.十六分音符全音符的学习融入到两首简短的歌曲中进行教学,教学时根据教材中的提示进行教学。

演唱《小骆驼》;听赏《嘎达梅林》《打起手鼓唱起歌》;听赏与跟唱《小小驼铃响叮当》;

音乐知识:人声的分类

结合歌曲和音乐作品的学习认识八分休止符、了解人声的分类,感受不同人声的特点。

 

1.在歌曲教学认识八分休止符,指导学生唱好带有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旋律。

2.人声的分类在聆听作品中进行学习,重点让学生感受体验不同音色的特点并联系相关的歌曲加深对知识点巩固。

听赏《铁匠波尔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歌表演《拾豆豆》

演奏 吹竖笛

认识乐器 京胡板鼓

  1. 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不同劳动场面,体验劳动的快乐;
  2. 聆听音乐作品中初步了解国粹京剧,认识民族乐器;
  3. 知道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

听赏建议采用多种形式的手段进行教学,如:图谱、律动、小打击乐器。重点感受不同段落的速度、力度及情绪变化,关注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欣赏不同版本的作品。

课前了解山西民间舞蹈元素的基本动作,寻找歌曲中特色音调。

歌表演重点突出唱歌谣和演歌谣。

综合表演《两只山羊》

 

调整为选学内容,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完成

听赏《小背篓》;听赏与跟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演奏 吹竖笛

在音乐学习活动中感受母爱,用音乐表达对妈妈们的爱,帮助学生积累情感体验

1.听赏(与跟唱)用不同的演唱方式感受“母爱”。

2.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诗句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比聆听解决倚音和附点音符。

演唱《我是小音乐家》

听赏《维也纳的钟声》

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

  1. 在演唱、聆听作品中感受不同国家音乐的风格特点、风土人情;
  2. 引导学生关注世界音乐文化。

 

1.《我是小音乐家》建议加入乐器的演奏姿势,让学生标记相同的乐句;采用听唱、模唱自主学习;重点关注弱起小节、并指导学生学习急吸急呼。

2.听赏部分启发学生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主题和插部的音乐,并熟记主题出现的次数,知道回旋曲式。

3.《让我们跳起来》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小步舞,掌握节奏特点,并学习基本的礼仪。

演唱《蝉虫歌》《小黄鹂鸟》

听赏《牧童短笛》

认识乐器钢琴

声音表现  《晚霞中的农家小院》

  1. 掌握蒙古族短调民歌;
  2. 通过聆听,了解贺绿汀的音乐作品,感受乐曲的风格及结构,并熟记主题旋律。

1.《牧童短笛》一课时完成。建议教师采用整体聆听和分段聆听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图形谱引导学生体验;了解钢琴及其特点。

2.《小黄鹂鸟》采用听唱法与读谱相结合,唱好第一声部。二声部重点练习不同的乐句,用科尔文手势解决八度大跳音程。

3.音乐实践活动建议通过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有声响的的场景并进行归类。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分组合作创编展示。

4.《蝉虫歌》是一首侗族大歌,歌曲有一定的难度可实施分层教学。建议教学可从走进侗族--音程模唱(流水声)--随乐律动--分声部学唱的环节进行教学。

 

 

演唱《只怕不抵抗》

听赏《下山虎》

听赏与跟唱《酸枣刺》

音乐家故事 冼星海和《风》

 

了解音乐家冼星海,熟悉代表作品,在演唱中感受其作品的风格和时代背景

1.认识冼星海了解其代表作(此内容为自学),聆听《下山虎》体会用音乐来表现动物形象。重点在本节课介绍《黄河大合唱》,理解作者的爱国情怀。

2.歌曲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聆听找出变化部分采用对比、听唱、模唱等方法解决。歌曲的表现处理上可借鉴相关的影视资料指导学生表现抗日小英雄们的形象。

 

 

演唱《梦之船》

听赏《梦幻曲》《月亮月光光》

认识乐器  大提琴

  1. 通过聆听感受四四拍的音乐作品,体验音乐的意境、情绪,感受优美的旋律;
  2.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二声部歌曲。

1.听赏部分的两首作品风格相似,建议从聆听入手营造幽静、梦幻般的意境,体验音乐情绪。

2.大提琴的认知要求学生能听辨其音色、知道演奏姿势。

3.演唱部分是一首二部合唱曲,教学中建议教师结合49页练一练开始分步实施教学:音程练习--划拍视唱--按节奏读歌词--解决二部--自学齐唱部分--有感情的演唱。

 

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实施建议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建议

 

第一课

 

演唱《彩色的中国》;听赏《歌唱祖国》;音乐知识  歌曲的演唱形式(一);演奏 吹竖笛

  1. 复习歌曲《国歌》;

2.通过演唱、聆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感受独唱和齐唱两种歌曲演唱形式,并能用简要的语言描述。

1.歌曲教学建议一至二课时完成。二声部教学可设计铺垫性的练习,如:音程模唱,二声部节奏练习。歌曲处理可采用示范、听唱、模唱等方法表现歌曲

2.借助网络视频资料感受不同表现风格的《歌唱祖国》。

 

 

第二课

 

演唱《达古拉》;听赏《森吉德玛》;读谱唱歌《可爱的羊群》;音乐知识  乐句常见的速度用语

  1. 感受蒙古族音乐民族风格韵味,积极参与演唱、听赏、舞蹈等音乐活动;

2.通过读谱教学感知乐句的划分,并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歌曲。

1.课前了解蒙古科尔沁地区的短调民歌的特点,分析调式调性

2.体验力度和速度等音乐要素在作品中的作用。

3.歌曲教学重点感受民族风格和韵味在教学中建议学习筷子舞

第三课

 

演唱《春晓》《杜鹃》

听赏《春》

音乐知识 连线

  1. 在演唱活动中认识连音线,并能运用到音乐中;
  2. 指导学生合作演唱三部轮唱《杜鹃》;
  3. 认识小提琴并听赏《春》。

1.课前准备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歌曲,小提琴的图片、杜鹃鸟、协奏曲的资料;

2.声情并茂唱好歌曲春晓杜鹃为教学重点。歌曲《杜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三声部轮唱,建议从单音入手,指导学生练习三度音程

3.听赏部分重点了解小提琴的音,熟悉主题,感知乐曲的情绪转换。

 

第四课

演唱《花蛤蟆》《对花》;欣赏《顶嘴》;

音乐知识 歌曲的演唱形式(二)

认识乐器  笛子

  1. 了解对唱、表演唱两种演唱形式;
  2. 学习山东、河北地区民族音乐作品,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及音乐文化。

1.《花蛤蟆》中拟声词的学唱在教师示范和准确的手势引导下完成。提醒学生注意歌曲中的音乐记号,音量和力度的控制

2.听赏部分建议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认识笛子,了解其音色演奏姿势并随乐模仿,知道二重奏这种器乐演奏形式

第五课

 

欣赏《彩云追月》、

演唱《土风舞》《摇船调》

音乐知识  切分音(一)

  1. 认识切分音,能听辨唱准歌曲及乐曲中的切分节奏;
  2. 通过歌曲演唱感受捷克民歌和我国南海沿岸民族音乐的特点。

1“切分音”的学习先通过听辨、身势律动等活动先进行感性认知,结合歌曲教学,采用找一找、读一读、唱一唱、比一比等方法进行强化认知

2.《土风舞》引导学分析歌曲的结构指导学生准确表现歌曲的情绪。结合视频找出舞蹈动作的特点进行声势创编。

3.《彩云追月》重点让学生听辨、熟唱主题旋律及聆听伴奏部分的主要节奏型,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格

4《摇船调》是一首对唱歌曲,建议从学生熟悉的歌曲入手,通过对比聆听让学生感受台湾民歌旋律优美、流畅。歌词创编引导学生用身边事物创编歌词。

第六课

欣赏 《鳟鱼》、《鳟鱼五重奏》《军队进行曲》

演唱 《摇篮曲》

音乐家故事 舒伯特

  1. 通过演唱和听赏了解舒伯特及其代表作品;
  2. 在歌曲学习中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

了解摇篮曲、进行曲种音乐体裁及风格。

教师指导学生准确演唱附点节奏倚音,关注学生的音色、演唱力度及速度等音乐要素表现歌曲的意境

3.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感受《军队进行曲》所表现的形象及特点,熟悉乐曲的主题。

4.鳟鱼《鳟鱼五重奏》重点感受艺术歌曲及弦乐五重奏这两种表现形式,了解变奏的创作手法。

5.音乐家故事建议学生自学

第七课

欣赏《八哥洗澡》、

演唱《小山羊》

《酒歌》

  1. 指导学生划拍自主学习土家族民歌;
  2. 感受土家族民间音乐,认识“打溜子”的几种乐器。

1.《小山羊》为二段体。第一段重点体验的唱法,合唱部分通过不同的形式练习参与。

2.《酒歌》从情境教学入手,引导学生通过第二段的演唱感受土家族大碗喝酒、干杯的场面。第一段齐唱部分唱准附点节奏。

3.听赏部分让学生初步了解“溜子”这种民间音乐形式,感受打击乐器的特殊音色及音效。

第八课

演唱《知更鸟的歌》;

《蜗牛与黄鹂鸟》;听赏《晨景》

音乐知识  歌曲的演唱形式(三)

  1. 在歌曲学唱中学习音乐知识--歌曲的演唱形式认知切分节奏;
  2. 聆听音乐作品感受田园牧歌般的音乐风格。

1.《知更鸟的》建议师生合作一起识读乐谱,引导学生找出旋律的特点,发现二声部的旋律变化。

2.通过示范听唱和演唱音乐作品,掌握重唱和合唱两种演唱形式。

3.《蜗牛与黄鹂鸟》建议小切分音的学习和学唱歌曲相结合。

4.听赏建议采用情境体验聆听感受、主题学唱、旋律排练、段落对比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聆听中引导学生辨别主奏乐器,体验乐器音色所表现的不同

第九课

演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音乐知识  乐段

运用速度、力度、情绪的变化表现歌曲。

1.在学习歌曲中掌握乐段,尝试在乐段中划分乐句。

2.培养学生参与策划和合作表演能力。

第十课

 

演唱《叮铃铃》《清晨》

演奏 神奇的民间锣鼓“蛇脱壳”

音乐知识  反复记号(三)

在歌曲的学习中认识、唱准带有升记号的音;感受变化音的民族色彩与韵味,认识反复记号,并准确演唱。

 

1.《叮铃铃》建议用柯尔文手势帮助学生唱准变化音,引导学生想象牧童的吆喝声、响铃声,解决前倚音和下滑音

2.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修宝塔学习“蛇脱壳”,分析节奏特点。

3.在音乐体验的基础上学习反复记号。

4.《清晨》可采用视唱和听唱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歌曲结构进行歌曲表现处理

第十一课

演唱《太阳出来了》

听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船歌》

认识乐器  古筝

歌表演《脚印》

  1. 学习二声部合唱曲,帮助学生分析歌曲的特点,丰富学生对不同类型合唱的了解和认识。
  2. 聆听表现两首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1.《太阳出来》用科尔文手势解决音准,用肢体动作解决附点节奏

2.两首听赏曲在感受不同风格的基础上认识民族乐器古筝,了解音乐体裁--船歌。

3.歌表演建议动作设计简单,念白的加入自然。

 

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实施建议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建议

 

第一课

 

欣赏《湖北小调》

演唱《编花篮》

歌表演《溜溜的歌》

练一练《清江河》

1.复习国歌

2.了解汉族民歌的风格特征及相关文化,感受体验不同地方的韵味。

 

1.让学生通过参与体验“、豫、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及改的乐曲,了解汉族民歌的风格特征及相关文化

2.可适当让学生学习河南、湖北、安徽三地简单方言。

3.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

4.《清江河》关注乐句切分节奏、混合拍子等等

第二课

 

欣赏《布谷鸟唱了》、

《新疆之春》

演唱《小鸟小鸟》

音乐知识  曲式

1.在情境中指导学生唱好二声部歌曲

2.认识并能说出曲式结构的常见形式

1.以为主题,通过聆听与演唱让学生充分感知音乐所表现春之境。

2.演唱部分重点要关注合唱部分的音准的学习,在课前设计和声音程的练习

3.听赏部分引导学生设计一些活动参与表现,加深对歌曲的体验

4.《新疆之春》在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延伸。

5.指导学生用字母或图形分析乐曲结构知道曲式结构的常见形式。

三课

欣赏《瑶族舞曲》、

演唱《吹起羌笛跳锅庄》

歌表演《坐上火车浪西宁》

演奏 吹竖笛

感受西部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和民族文化。

1.在欣赏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情绪、节拍、速度等根据音乐的特点进行动作的设计声势、步态、划拍),熟记主题。                  

2.演唱和歌表演的教学要把西部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民间音乐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充分感知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演唱部分抓住歌舞不分家的特点,可民歌古老的口耳相传的方式逐句教唱。                                       

第四课

欣赏《篝火  少先队员的聚会》

演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练一练

1.认知“组曲”音乐体裁,感受俄罗斯音乐的风格特点;

2.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

1.欣赏部分关注作品的体裁、形式、结构、内容、音乐的特点及作曲家                  

2.合唱练习引导学生逐层叠加一个声部一个声部进入,顺序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调整

3.关注伴奏声部音量控制,指导同音重复的小节应唱的轻快、跳跃。                  

 

 

第五课

欣赏《法国民谣变奏曲》;

演唱《渴望春天》;《土耳其进行曲》;

音乐家的故事 

认识音乐家莫扎聆听并演唱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作品的兴趣爱好

1.创设情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用音乐元素把握(表现)歌曲的内容和情绪

2.课欣赏内容要作为重点学习,课前了解莫扎特和他的作品,重点明确两首作品回旋曲式”结构变奏”这一音乐要素,激发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学习兴趣。

第六课

欣赏长城谣松花江上;演唱《卢沟谣》

练一练

用歌声表达歌曲深厚的情感,体会(乐)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怀

将历史与所学内容进行结合,了解作品的背景感受中国人民在这段历史中体现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第七课

欣赏《玛依拉》、《新疆舞曲》

演唱《在葡萄架下》;《掀起你的盖头来》;

音乐知识 上(下)波音

1.感受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及风土人情;

2.在歌曲学唱中认识上(波音

1.《在葡萄架下》、玛依拉》、《快乐的萨哈》整合为一节课完成,重点是感受哈萨民族的音乐特征,如:附点八分音符、上(波音,带连线的长音等。

2.《新疆舞曲》和掀起你的盖头来都是具有维吾尔族的音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节奏特点,用肢体语言去体会,感受歌曲载歌载舞的民族风情。

3.建议将第十课的听赏曲调整到本单元进行感受新疆音乐的特点

第八课

欣赏《童年的回忆》

演唱《红蜻蜓》

演奏  神奇的民间锣鼓“金橄榄”

练一练

1.围绕童年这一主题指导学生用深情优美和谐的声音表现美好的童年

2.了解民间曲牌的结构

1.将歌曲和听赏进行整合歌曲教学重点用和谐富有变化的声音演唱歌曲;欣赏教学重点感受三种音乐主题所表达的不同意境。

2.演奏部分建议教师熟读锣鼓经打击乐器演奏要注意锣鼓乐器的演奏韵味,力度变化等。

第九课

欣赏《彼得与狼》

认识乐器

指导学生聆听交响童话

1.第一课时以认识乐器聆听作品为主,听辨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并知道是由哪件乐器演奏的

2.第二节课在聆听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第十课

欣赏《快乐的萨丽哈》

演唱《七色光之歌》

认识乐器  中提琴

指导学生演唱好二声部和三声部歌曲,积累合唱经验

 

1.《七色光之歌》建议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采用单声部二部合唱层层递进。

2.三声部合唱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教师的指挥手势。

 

 

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教学实施建议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建议

第一课

 

听赏《洞庭鱼米乡》《看灯》

演唱《浏阳河》;

听赏与跟唱《斑鸠调》

1.复习国歌

2.指导学生演唱、聆听湖南、江西两地的民歌,感受歌曲的特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多样性

1.《浏阳河》和《洞庭鱼米乡》属于湖南地区的歌曲,两个内容建议一课时完成。歌曲教学通过反复聆听,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连贯性和抒情性,并感受不同形式演唱(奏)。

2.听赏教学重点感受高腔山歌。

3.《斑鸠调》《看灯》以聆听为主,感受江西民歌和灯歌的特点。

第二课

 

听赏《春之声圆舞曲》、

《放风筝》

演唱《哩哩哩》《春分满小城》

引导学生感受歌(乐)明媚、热烈、的色彩,在听赏和演唱中了解我国民间

1.《春之声圆舞曲》《春分满小城》一课时完成,重点体会不同地域春天的色彩。

2.《哩哩哩》《放风筝》为两首民歌,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演唱感受民歌的曲风特点。

第三课

听赏《化装舞会》

演唱《幸福快车》《拉库卡拉查》

1.感受风格墨西哥民歌的特点增强学生多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

2.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1.《化装舞会》重点关注乐曲的节奏特点及探戈的舞蹈特点。

2.《幸福快车》《拉库卡拉查》在教学中师生设计音乐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歌曲的节奏和动感的旋律,感受拉丁风格和墨西哥民歌的特点。

第四课

听赏《查尔达什》《第十三随想曲》《G大调小步舞曲》

音乐家故事世纪之约

感受小提琴丰富表现力,认识相关的音乐家、演奏家。

1.感受并记忆小提琴的音色,认识音乐家李德伦,了解其作品。

2.重点感受宫廷舞曲和吉普赛的民间舞蹈音乐。

 

第五课

听赏《京调》、《苏三起解》

演唱《龙里格龙》

认识乐器 京二胡  月琴

感受京剧艺术的美,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

1.演唱部分是一首二部合唱,教学中教师让学会初步了解京剧中“小拉子”,采用旋律念法学会的基础上在进行学唱。

2.《京调》为重点聆听曲目,要求哼唱记忆主题,模仿乐器演奏、律动等多种形式进行体验。

第六课

演唱《撒尼少年跳月来》

听赏 《北京喜讯到边寨》

音乐游戏 

引导学生感受两首作品的音乐风格特点,了解我国西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1. 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西南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及音乐文化。
  2. 听赏部分为重点内容

第七课

听赏《旱天雷》、

《槟榔树下摇网床》;演唱《落水天》《什么结籽高又高》;

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熟悉广东音乐的旋律和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岭南文化的兴趣

1.了解《落水天》的节奏型并尝试按乐句进行曲谱的视唱;

2.《旱天雷》以广东民间丝竹乐为主线,了解主奏乐器,感受明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课后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聆听《步步高》《雨打芭蕉》。

3.《什么结籽高又高》复习对唱形式,并进行歌词创编活动。

综合表演《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童话剧的表现形式

本课调整为选学内容,教师根据实际教学进度进行教学

第九课

演唱《我们的田野》《校园夕歌》

听赏《拉德斯基进行曲》

听赏与跟唱《蜗牛》

学习优秀的音乐作品,从中体验音乐的美好

1.《我们的田野》是一首优秀的作品,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明亮的声音表现。

2.《校园夕歌》重点让学生了解学堂乐歌。建议教师课前听赏《送别》,《祖国歌》,然后随琴演唱。

3.听赏为世界著名音乐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主题,了解管弦乐队的乐器组。

 

2、教学实施建议说明

实施建议参照《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教师用书》,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对教材中的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教师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3、教学实施整体建议

1.研读课标,领会课程理念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音乐课程理念、内容以及总目标及学段目标。每一位教师要认真研读,把握年段目标,明确“教什么”,学生“学什么”。

2.通读教材,梳理音乐知识点

建议教师通读全册教材,根据课程内容梳理音乐知识体系,在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与调整。

3.合理设计,有效实施教学内容

根据实施建议中的课时安排,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可以采用线上线下以及录制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

4.优化音乐教学方法,提高常态课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取音乐知识与技能。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单一的教法。

5.在实践活动中积累音乐经验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聆听、表现、演唱、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丰富的音乐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应知应会的内容。

6.依据课标要求,积累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

演唱:每学年背唱4--6首(中国民歌1-2首),学唱京剧或戏曲片段;听赏:知道中外著名的作曲家其代表作,并熟悉音乐主题。

 

 

 

编辑:刘校长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小学 特此声明。